聯系電話:
13961201598
雙功能氣浴恒溫振蕩器是實驗室中用于微生物培養、樣品反應的關鍵設備,溫度控制精度直接影響實驗結果。但在長期使用中,不少使用者會遇到溫度不準的問題,比如顯示溫度與實際溫度偏差大、升溫緩慢或恒溫時波動劇烈。其實,只要按步驟排查原因,多數問題可自行解決,無需頻繁聯系維修人員。
首先要排查“基礎設置與環境因素”,這是最易被忽視卻常見的誘因。若設備放置在通風口、空調直吹處,或周圍堆積雜物影響散熱,氣浴腔內的溫度就會受外界干擾。此時需將振蕩器移至通風良好、溫度穩定的區域,確保設備四周預留10-15厘米散熱空間。同時,檢查設定參數是否正確:部分使用者誤將“目標溫度”與“補償溫度”混淆,或未等待設備完成“預熱穩定”就開始實驗——通常設備升溫后需恒溫15-20分鐘,待溫度顯示穩定后再投入使用,可減少初期偏差。
其次檢查“核心部件狀態”,這是溫度不準的核心原因。一是溫度傳感器故障:傳感器是感知腔內溫度的“眼睛”,若其表面附著灰塵、樣品殘留,或因震動偏移原位,會導致檢測數據失真。解決方法是關閉設備電源,用酒精棉輕輕擦拭傳感器探頭,再確認探頭是否固定在氣浴腔中部(遠離加熱管和腔壁),避免局部溫度干擾。二是加熱管與風扇問題:加熱管老化會導致升溫效率下降,風扇故障則會使腔內溫度分布不均。可通過觀察:若升溫時設備噪音異常或腔內有局部過熱區域,大概率是風扇積灰或葉片損壞,需拆開設備側蓋,用軟毛刷清理風扇灰塵;若加熱管不發熱,需聯系專業人員更換同型號配件,切勿自行拆解。
最后做好“日常維護與定期校準”,能從源頭減少溫度不準的問題。每次使用后,及時清理氣浴腔內的樣品殘留,避免腐蝕部件;每周檢查設備電源線、插頭是否破損,防止電路接觸不良影響控溫。此外,建議每3-6個月對溫度精度進行校準:將標準溫度計放入氣浴腔中部,設定常用溫度(如37℃、50℃),待穩定后對比顯示溫度與實際溫度,若偏差超過±0.5℃,需進入設備校準模式調整參數(具體操作參考設備說明書),或聯系廠家上門校準。
雙功能氣浴恒溫振蕩器溫度不準并非“疑難雜癥”,先排除環境與設置問題,再檢查核心部件,最后做好日常維護,就能讓設備恢復精準控溫,保障實驗數據的可靠性。若經過上述步驟仍無法解決,再聯系設備廠家的售后團隊,提供詳細故障現象,以便快速定位維修。